資訊中心
這里有最新鮮的政策動態、行業資訊,也與你分享我們的點滴進步
這里有最新鮮的政策動態、行業資訊,也與你分享我們的點滴進步
廣域銘島 2025-07-10 13:38:07
摘要:本文聚焦可視化規則引擎編排工具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應用突破,結合廣域銘島自主研發的Geega(際嘉)工業互聯網平臺實踐,解析其如何通過低代碼化、圖形化配置實現業務規則的動態管理,在鋁電解、汽車制造等場景中實現能耗降低30%、質量損失成本下降13%等顯著效益。文章揭示該技術如何賦能制造業智能化轉型,并展望其與AI融合的未來趨勢。
一、可視化規則引擎:工業智能化的“決策中樞”
1.1 技術演進與核心優勢
可視化規則引擎通過分離業務邏輯與代碼,將復雜的工業規則轉化為拖拽式配置界面,其技術演進呈現三大特征:
低代碼化:支持自然語言解析與決策表、流程圖等圖形化編輯,業務人員可直接配置規則(如電解槽溫度閾值、物流路徑優先級)。
高效匹配:基于Rete算法優化規則推理效率,在百礦集團電解鋁場景中實現毫秒級異常識別。
動態適配:通過版本管理支持規則熱更新,解決傳統硬編碼迭代周期長的問題。
1.2 工業場景的規則引擎需求
制造業面臨規則復雜度高、變更頻繁的挑戰:
鋁電解行業:需動態調整電流效率與能耗關系模型,實時識別設備過熱等隱患。
汽車制造:焊裝工藝需定義3000+焊點質量檢測規則,并實現跨系統數據互通。
供應鏈管理:需根據訂單波動自動優化庫存策略,降低資金占用。
二、廣域銘島Geega平臺的規則引擎實踐
2.1 平臺架構與技術融合
廣域銘島Geega平臺以“數字孿生+工業機理模型”為核心,構建四層技術架構:
感知層:通過2000+物聯網傳感器實時采集設備數據,結合RFID實現物料全生命周期追溯。
平臺層:集成規則引擎與工業APP,支持日均10TB數據處理及200+AGV協同調度。
應用層:開發智能排程、能耗預測等20+工業APP,例如:
焊裝工藝質量管理APP:通過規則流配置焊點檢測邏輯,實時識別不合格焊點。
能源智慧決策平臺:基于規則引擎動態調整鍋爐開機時間,年節降電費超7000萬元。
決策層:AI算法生成最優庫存策略,在百礦集團降低庫存資金占用18%。
2.2 典型案例解析
案例1:鋁電解能耗優化
在廣西百礦集團電解鋁工廠,Geega平臺通過規則引擎實現:
規則配置:定義電流效率與能耗關系模型,設定溫度閾值異常告警規則。
實時決策:結合數字孿生模型,自動觸發工藝調優建議,使能耗異常識別準確率達99%。
效益:年節約電能6000萬千瓦時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.7萬噸。
案例2:汽車制造質量管控
領克成都工廠應用規則引擎實現:
焊裝工藝:通過決策表配置焊點質量檢測規則,質量損失成本降低13%。
物流調度:規則流優化1000+訂單路徑規劃,配送效率提升10%。
能源管理:鍋爐智能開機模型降低綜合能源成本30%。
三、技術創新與行業價值
3.1 低代碼與工業知識的深度融合
業務語義封裝:將工藝參數(如電解溫度、焊接電流)轉化為可視化組件,支持拖拽式配置。
跨系統協同:規則引擎打通ERP、MES等系統,實現訂單到排產的全鏈路自動化。
標準引領:參與制定《工業互聯網平臺 應用實施指南》等6項國家標準,推動規則引擎規范化。
3.2 經濟效益與社會價值
降本增效:百礦集團案例顯示,規則引擎助力單位能耗下降30%,運維成本降低20%。
綠色轉型:通過動態碳排計算規則,助力企業符合TCFD披露標準,年減排二氧化碳超10萬噸。
技術普惠:打破國際軟件壟斷,GQCM焊裝工藝APP采購成本降低80%。
四、未來展望:規則引擎與AI的協同進化
隨著技術融合加深,可視化規則引擎將呈現兩大趨勢:
自適應決策:結合強化學習,規則引擎可自主優化規則參數(如動態調整電解槽電壓)。
預測性維護:通過聯邦學習構建跨企業規則庫,提前預警設備故障。
廣域銘島正探索將規則引擎與大模型結合,開發自然語言配置界面,進一步降低使用門檻,推動工業智能化向“自優化、自決策”邁進。
結語
可視化規則引擎編排工具已成為工業互聯網的“智能中樞”,廣域銘島通過Geega平臺的實踐證明,該技術不僅能顯著提升制造業效率與可持續性,更通過低代碼化賦能業務人員直接參與規則配置,加速數字化轉型。未來,隨著AI與規則引擎的深度融合,工業智能化將邁入更自主、更精準的新階段。